心理测评系统出具的结果报告,是否准确依赖6个条件
按照昨天博文日记《 使用心理测评系统时“如实作答”了,结果就一定真实准确吗》提供的思路,继续思考影响心理测评系统结果报告准确性的问题,除了昨天提出的3个,应该还有3个,汇总起来,共计6个。现对此做说明。
1)个人信息真实;
2)指派量表适合受测者情况(症状、年龄身份);
3)如实作答;
4)前置引导恰当;
5)量表常模是否可靠;
6)结果报告谁来解读。
其中1)、2)、3)在上一篇已做相关说明:
个人信息不准确,结果报告没法将个人情况与常模数据做对比,结果报告不可能有效。
需要检测抑郁症状的人,指派的量表不是抑郁症相关的量表,而是儿童多动症筛查的,当然也没有意义。
不如实反映自己的问题情况,对于机器语言设计的心理测评系统来说,当然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是有经验的老医生,做初步诊断时,病人答非所问,不如实回答,也不容易做出有效诊断。
下面是4)、5)、6)情况说明:
1、“前置引导”在此跟在其他心理咨询技术所用的意思类似,是对来访者做解释,让其配合即将进行的措施或步骤。在心理测评系统选用某个测验中,就是为如实作答、认真作答做准备,其中包括所用量表情况的介绍,作答过程中注意事项,做完之后再做什么等说明。对于权威性比较高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有时候甚至不用话语,仅仅开单子用类似于“命令”的措辞,即可完成前置引导,而且会让来访者完全配合。这是个功力与资历的结合。
2、“量表常模”的采用是比较重要的,但未必是最新的常模一定最可靠,对于某些特定量表来说,甚至都没有常模。而且不同的医生/咨询师也未必看重整体常模,很多情况下,他们选用某个量表可能只看1-2个数据。但是对做心理测评系统的厂家来说,尽可能采用经典权威、约定习惯下所用的量表常模,这一定是没有错误的。具体到使用者手上,如果可以自行修改心理量表(量表自定义修改)就很有吸引力,特别是有临床经验的老师来说更是如此。
3、结果报告的解读,也是心理测评的一部分。在咨询治疗中的心理测评,都要为咨询治疗服务,结果报告的解读也要服从这个目的。有权威的医生,自然比资历不深的人对报告做解释,更有“治愈”的能力。另外,整个使用心理测评系统做测评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类型测验。另外,有时候真实的结果报告可能对来访者带来伤害,这就要求医生或咨询师对此作出拿捏:是否直接将结果展示给来访者?还是做恰当修改后再展示给他,甚至直接不用展示?这些都是行业伦理道德的问题。所以心理测评系统厂家应该将结果修改与展示控制部分做好。
针对上述问题,曾做过《心理测评系统的结果报告准确与否受哪些因素影响?》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85922361997059211视频,当时是从4个方面做分析,其中结果报告的解读也是一部分。
——————–
李守龙领队研发的心理测评系统,遵循医撩流程路径,符合医Y收费流程、一对一测评、咨询开单模式。高级程序猿做技术支持,在我们面前,心理测评系统使用中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或者根本不叫问题。
【李守龙博文日记总第1372篇,20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