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评工具中总是经典的心理量表使用频率最高,为何如此呢?
经典的心理量表,无不是经过多次测试验证证明可行的,主要在信度、效度上稳定可靠。这就导致在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测评工具软件中,总要首先将常用的经典心理量表优先集成进去,然后才考虑其他量表。
心理量表从开发到作为正式的量表投入使用,需要相当的劳动或投入,否则在可用、可信、稳定等方面会存在问题。仅仅通过这样一个现象即可窥见心理量表开发的严谨性: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通过开发一款心理量表即可毕业。但这不抹煞有想法的人做心理量表开发。
网友陈老师对心理测有想法,特别想开发一套独立的心理测评工具。他说如果让他做一款心理测评系统软件,他会换个角度设计心理量表,因为他发现,当前的量表体系多数是从病理化、西医化角度做设计的,而且太消极(为精神病学服务)。
不得不承认,陈老师看问题的角度,还是很准确的。心理测评从整个体系与源流来看,就是按照西方病理学分类基础上进行的,也确实是按照症状做测评的。
在此,我想提醒陈老师的有两点:
1)西方的病理学背后还有东西,比如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等,病理分类学是以此为基础建设起来的。这是一套科学体系,一定是合理的。以此为基础开发设计出来的经典心理量表,首先符合科学性与合理性。即便是单独某个心理量表的设计开发,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而这还是源于西方的“积极心理学”也逃不脱这个体系,只不过着眼点在积极方面罢了。
2)心理量表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一定专业知识与相当资源支撑的。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量表,真要达到可用、可信、稳定的程度,没有个3-5年(或更长时间)修改完善,没有一定量的人群施测,几乎是不可能的。有的人终其一生就研究某一个心理量表,这说明真正的心理量表开发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使用经典心理量表或修订经典心理量表的人还是占多数。
经典的心理量表,一定是被实验或临床证明有存在的根据的。这也就是为何多数心理测评工具中总是有固定的几个量表,即便是有新的量表,使用频率没有经典的高。这里面的原因并不是作为有心理测评软件开发想法的公司或个人能左右的。
如果有经典的心理量表,可以通过有心理量表编辑器的心理测评工具软件,直接导入到系统中使用即可。未必既要从头开发心理测评系统,又要从新开发一整心理量表。
———————————
【李守龙博文日记总第1207篇,2021-69】#李守龙心理测评#
李守龙心理测评系统自带量表编辑器,支持80%以上的心理量表/问卷无障碍添加,便利地解决心理老师在使用心理测评工具软件中对个性化心理量表添加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