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已有的框架,方能应对西方心理量表水土不服现象
从本土心理学寻找突破,才能解决心理学西化带来的水土不服现象。同样,心理量表的水土不服现象,也要如此。
昨天应邀参加了远程会议,2个小时,围绕心理测评系统适宜性应用,讨论很多有现实性的问。来自某领域一线心理教研的老师,感觉不少所谓常用的心理量表,比如SCL90、EPQ等,实际使用中越来越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常模、题目表述(含表述),甚至其反映出来的心理维度。总之,用这些量表工具来指导心理健康工作,往往让人走入困惑、迷乱中。
事实上,国外的心理量表,有反思能力的使用者,已经明显感觉到水土不服现象。之所以不得不用,主要没有更合适的。
私以为,本土化的心理量表已经逐渐多了起来,如果还盯着以前量表,按照“省事、快捷”等思路,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大概有3个层面需要做。
1)不应在原有框架内寻找,而是到中医(中医心理学)中,关注甚至学习这方面的相关技术与知识,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来改造被殖民化的知识系统;
2)这种状态的改变,要有做长线工作的心态,拿出2-3年时间,潜心修订一款量表,并将其标准化;
3)借助现有的技术手段。技术上早就不存在问题,无论原始资料搜集及依托软件的功能(比如心理测评系统中的心理量表编辑/问卷生成功能,已经为此做好了铺垫)。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心态。
所以这部分工作单靠科研单位不行,单靠民营公司更不行,需要抓住某种政策资源形成一种合力。
———————–
李守龙领队研发的心理测试系统,自主开发,自控源码,可做软件定制开发、软件接口的中间件对接、外来数据的读取,不怕用户提出修改请求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http://www.lishoulong.net/list-2-1.html。
【李守龙博文日记总第1556篇,心理测评2022-028】